当前位置: 首页 > 处站动态

稻田福寿螺防治技术意见

来源: 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发布时间: 2024-06-06 11:10:52 访问量:字体

福寿螺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也是江苏省农业植物检疫补充对象。由于其喜好啃食水稻秧苗,对局部地区的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正值水稻播栽期,随着稻田上水,福寿螺也会从河道入侵农田,各地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调查监测,提前部署预防控制措施,进一步减轻福寿螺危害损失。

一、发生情况

近年来,福寿螺在我市呈现发生时间早、扩散蔓延快、危害风险高的态势。今年2月下旬市站已在水生蔬菜田及周边沟渠监测到福寿螺成螺和卵块发生。5月份全市福寿螺发生面积6027.1亩,较上个月增长了一倍。6月3日市站联合吴中区开展调查,目前田间暂无福寿螺成螺,但周边沟渠成螺密度已达44.1头/平方米,卵块2.2块/平方米,下一步进入稻田危害风险极大。

二、防治意见

稻田福寿螺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措施。

1.农业防治。及时清理沟渠及杂草,压缩福寿螺的生存空间。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的习性,早晨和傍晚人工捕杀灭螺。福寿螺卵块易于识别,可及时摘除田边杂草、稻桩和沟壁上的卵块,并集中处理。

2.物理防治。在重发生区域沟渠灌水口设置“三层三级”拦截,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20-40目钢砂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出快速扩散为害。稻田上水后,在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或秸秆,引诱福寿螺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插片数量以每亩30~40根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摘除卵块。

3.生物防治。在水稻分蘖期至水稻孕穗末期,可采用放鸭捕食的方法,每亩15~30只,鸭子喜欢啄食幼螺,可有效控制稻田福寿螺数量,但需注意鸭群喜聚集,要定期驱赶鸭群整田活动。有条件地区可探索开展生物食诱剂诱捕福寿螺试验示范。

4.化学防治。水稻移栽后,使用5%或6%四聚乙醛颗粒剂均匀撒施,螺害严重田块隔10天再施药一次。在福寿螺盛发期,可使用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或者亩用5~10公斤茶籽饼均匀撒施。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坚持轮换用药。

2.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应注意建立田间水层,施药前田中应建立3~4厘米浅水层。

3.不宜在鱼、虾、鸭套养的田块中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施药7天内不可将田水排入河流、鱼塘,防止对水生动物造成药害。

4.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应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宜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5.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