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为新秧撒雨露,也道芒种好时节。
6月5日,在太仓市城厢镇东林农场,农机作业人员正冒着细雨,火热开展苏州今年第一批的水稻育秧栽插工作。
一小时育秧2000盘!
工业化育秧流水线一键“超级加速”
“没了!”
“我这边也结束了!”
“这么快?我还没发力,这就结束了?”
……
上午10点,太仓市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家庭农场服务中心里,现场的十来名工作人员有些愣神。
只因原本预计将要耗时接近一整天的工作量,仅用了两个小时就顺利完工了。
而这,便是工业化育秧流水线带来的“超级加速度”。
“今年我们引进了全新的水稻育秧流水线。相比起往年使用的小型流水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家庭农场服务中心负责人张雨王告诉记者,原本的小型育秧流水线需要12个人参与器械操作,而现在的人力缩减至5人。“一个小时能完成2000至2400盘的水稻育秧盘的制作,相当于是以往工作速度的5倍之多!”
张雨王介绍,得益于全新的育秧流水线支持,农户们对于今年的育秧栽插工作充满了信心。
“今年是育秧流水线试运行的第一年,主要是为周边村庄的3000亩土地进行代育秧。”张雨王笑称,明年计划将依托这条流水线,为沙溪片区及周边村镇推广服务。
芒种青苗忙破土
夏种水稻栽插面积已达4.87万亩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对于农民来说,插秧就是芒种的头等大事。
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出现,让水稻种植从育秧到收割的过程都便捷高效了许多。
“你瞧,育秧流水线产出的秧苗盘就送到了这里。”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陈豪领着记者参观太仓市城厢镇东林农场里“秧苗宝宝”们的孵化温室。
在这里,成片的水稻育秧盘里,嫩绿色的秧苗争先恐后地“冒”着尖儿。
陈豪介绍,大约在温室里呆上15天以后,进入“壮年期”的秧苗们就能下地了。
而农机作业人员会把秧苗像地毯一样卷起来运往水田,通过插秧车一片一片地入土。
“目前我们示范推广的水稻育秧技术主要有温室育秧、露地育秧、硬地硬盘育秧三种,依托这三种技术,今年太仓市落实秧田面积约在1700亩左右。”
据了解,苏州通过大力推广集中育秧、硬地硬盘微喷灌、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推进耕种管收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力控减直播稻,稳定机插秧。全市水稻预计栽种面积118.47万亩,落实水稻秧田1.12万亩,其中集中育供秧面积0.74万亩。
截至6月5日下午4时,苏州小麦收获面积94.31万亩,进度85.89%;夏种水稻栽插面积4.87万亩,进度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