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苏州三农

全省首个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培训举办

来源: 引力播 发布时间: 2024-10-19 10:14:21 访问量:字体

随着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型升级,农业数字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应运而生。近日,全省首个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培训班在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开班。为期7天的培训吸引了40多位学员参与,他们深入学习了物联网技术与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以及植保无人机驾驶等理论和实践知识,为成为合格的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作为新兴职业被正式收录,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前景。具体来说,“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广和服务活动的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收集农业生产案例、分析数字化需求、组织实施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等。

本次培训得到了吴中区人社部门的支持,旨在推动低空经济和数字经济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和智慧气象等先进技术,培训班积极培养具备种养专业技术、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使用、智慧农业设备管理和大数据应用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10月16日是植保无人机的实操培训课程,学员们亲身体验了无人机的操作与应用。学员王赟霞说:“之前以为操作无人机很复杂,经过专业指导后发现既有趣又实用。希望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帮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

在培训中,王赟霞也了解到,植保无人机飞手的市场需求非常大。中国拥有18亿亩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的市场需求非常广阔。目前,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市场价格大多在每亩10—20元之间,旺季时每台机器的收入可达2000元/天以上。这为学员们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作为全省首个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培训的所在地,光福镇积极响应号召,大力组织农民参与技能提升培训。近年来,镇上深入挖掘渔民就业安置岗位,累计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十余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同时,常态化开展退捕渔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免费提供62项技能培训工种,成功举办月子保姆、家政服务、育婴师、电工、整理收纳师、叉车和专业技能农业经理人等培训班。已有200余名退捕渔民通过培训获得资格(等级)证书,57人通过“吴地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农业经理人三级(高级)证书,有效提升了再就业能力。

接下来,光福镇将继续落实就创业扶持政策,围绕“产生你的创业想法”“退捕渔民创业基础实务辅导”“创业者转型之路及民宿产业链运营”“三产融合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创业探析”和“数字化创业导航开启创新商业之旅”等主题,鼓励农民以新技能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