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智慧农业专栏 > 案例

我市2项案例入选2022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汇编

来源: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05-12 17:56:08 访问量:字体

为系统总结各地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展示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面向全国范围征集智慧农业建设案例。经过广泛征集、推荐报送、择优遴选、分类汇编,形成了《2022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汇编》,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共149个案例,其中,苏州2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智慧渔业-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阳澄湖现代渔业园区

2009-2013年,昆山市、镇两级财政投资2.2亿元完成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全面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养殖方面的应用,促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助力阳澄湖大闸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建设标准化池塘,实施池塘养殖循环水工程,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回用或达标排放。建设园区管理中心,依托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科技支撑,开展技术集成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与技术转移。

改良渔业机械装备,运用渔业机器人作业。应用渔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全域推广物联网技术。采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确保前端水源安全,实现循环渔业。

园区养殖户全面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和地产阳澄湖大闸蟹信用管理平台,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实现养殖户信用等级管理。全面应用渔药价格补贴系统,制定补贴名录,推广绿色渔药,渔业投入品购销信息可溯。加强渔业病害防治信息化管理,应用水产分院远程会诊平台开展水样检测、病害检测和线上服务,加强鱼病科学防治。

优化河蟹产业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系统研究大闸蟹全生育期关键技术集成和推广,推动大闸蟹产业养殖标准化。全力打造品牌渔业,实现阳澄湖大闸蟹“一品一证二码”,挖掘“阳澄湖”牌国家地理标志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渔业产业由规模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渔业产品由品种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变、渔业业态由单一生产向三产融合转变。通过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及科技成果孵化,加快周边渔业园区及养殖户区域发展、规模经营和节资集资,为品牌发展提供产业技术体系支撑。

坚持“科技兴渔、数字赋能、产业向绿”,信息化管理赋能大闸蟹产业体系发展。园区渔业智能化应用体系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

智慧园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吴江区按照“一核多片”集群发展思路,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突出农业产业向园区集聚、向绿色转型、向融合跨越的目标导向,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20年4月,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农田信息化改造,包括标准化农田建设、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基础位置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2)软硬件集成系统建设

物联网系统:以智能农机及套件为核心,在田间网格化部署终端,全面监控田间地头,提升管理效能,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物联网数据监控与预警、农产品溯源。智能化水田灌溉系统:利用气象站实时监测环境,在水田部署传感器检测水位深度,通过节水灌溉自动控制阀门,精准控制排水。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对农业生产和智能装备进行作业规划,制定综合无人作业方案,实现耕、种、管、收各个环节的人机协同、多机协同作业。

(3)生产技术创新

“无人农场”利用5G通讯技术和基于北斗卫星的农机自主导航、精准控制技术等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实现耕、种、管、收的全程全面无人机械化,包括无人耕整地作业、无人插秧作业、无人田间管理作业和无人收割、无人卸粮、无人运粮作业。

以园区为例,每亩可节约种子5%以上,增产3%-5%,燃油成本降低2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45%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0.5%-1%,实现农业生产高效化和管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