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区)动态

塘浦圩田系统入选苏州市首批市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

来源: 相城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3-11-17 15:27:13 访问量:字体

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背后,凝结着无数古人的智慧。目前,苏州市首批市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正在进行公示,苏州市塘浦圩田系统入选。

农业与水利紧密相关,塘浦圩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农业和水利工程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据《苏州水利志》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太湖下游做了很多水利工程,其中便包括元和塘的开挖与疏浚,以及在元和塘两岸开辟塘浦圩田。

如今,在相城,位于度假区(阳澄湖镇)的塘浦圩田系统属于太湖低地营田治水的一项典范,人、水、田和谐相处的水乡聚落模式也是江南传统市镇自然、人文景观的杰出代表。

塘浦圩田工程建设理顺了人、水、土地的关系,并最终使苏州从浩渺的泽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聪明的古人用竹篱笆和木头做成了墙,将泥土和水逐渐分离开,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流和可以耕种的土地。其中,与太湖岸线平行的叫做“塘”,而垂直的称为“浦”“溇”“港”,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把它唤作“圩”。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打造出大面积的塘浦圩田,整体上可以起到排水、泄洪、灌溉等多重功能。

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塘浦圩田工程为被誉为可与都江堰、郑国渠媲美的独特创造,是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最杰出的伟大创造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现代化城乡建设传承江南文化的宝贵资源。

在相城区度假区(阳澄湖镇)消泾村,至今仍能看到相对完整的塘浦圩田风貌。这里塘、浦、圩、泾、港、埭、堰、闸众多,并有《强芜圩岸记》《请修圩岸公函》等水利文献存世。在消泾村附近,紧邻的外塘河、七浦塘、洪家圩、荡田四处地名,就很好展现了“塘、浦、圩、田”相依相邻的密切关系。

在塘浦圩田体系下,阳澄湖地区亦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从明代前的圩长制度,到明中叶的塘长、图甲、圩甲制度,再到明晚期的分区制度,治理运行机制逐渐完善、成熟。以“塘浦养鱼,圩田种植,鱼蟹混养,稻鸭共生,河泥肥田”为主要特点,淡水鱼、蟹养殖和水稻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业产品,尤以阳澄湖大闸蟹名扬天下,塘浦圩田系统也成为了环阳澄湖片区建设中特有的文化景观。

今年6月,相城区塘浦圩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消泾村核心区建设项目启动。当前,相城区正加快推进塘浦圩田传承保护工作,推动农业遗产资源与各类新兴业态深度融合,更好实现“保护一个农遗、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