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新华日报头版《乡村振兴调研行》栏目聚焦昆山城乡融合工作。近年来,昆山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连续四年获评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主要做法有:一是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深化“3+5”跨县域、跨镇域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全市5大片区重点实施项目196个,2024年完成投资额46.75亿元,澄淀、阳澄湖片区入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培育对象,获补助资金4200万元。创设乡村振兴“大专项”,5年来累计整合财政资金80亿元,撬动社会多元力量投入农业农村领域。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累计培育农业农村领域县级以上双创人才10人、高素质农民2317名,招收定向培养生8届253人。二是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依托长三角城市群消费大市场,农业名企、名品、名牌加速聚集,深化“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一粒小麦”到“一片面包”、“一个水果”到“一瓶果汁”的产业链深加工模式,建成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益海嘉里央厨园区等涉农产业载体,健全联动带农机制,建设千亿级高端食品产业集群。高水平建设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累计招引13个团队入驻,孵化6家农业科技企业,累计营收超亿元,服务全国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三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以打造“公共服务均等、基本权益平等、发展成果乐享”城乡共同体为目标,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6个,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轨,全面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成由2家“三甲”医院、9家乡镇医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构成的城乡卫生体系,努力让农村具备与城市相当的现代生活条件。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1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