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羊肚菌大棚变身大课堂 让“致富小伞”撑得更有力

来源: 引力播 发布时间: 2025-02-27 15:37:10 访问量:字体

2月26日,由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与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主办的“非粮基羊肚菌营养袋田间应用效果现场观摩及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议”在常熟市梅李镇艾莫家庭农场举行。

早春时节,正是“菌中之王”的羊肚菌抢“鲜”上市的时候。这种野生珍贵菌多产于西南山区,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苏州农户的种植基地,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在常熟梅李镇艾莫家庭农场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一簇簇羊肚菌像一把把“致富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鲜嫩肥厚,长势喜人。

羊肚菌作为低温型蕈菌,其栽培特性与苏州地区的温光资源高度契合,近年来在本地已有较好发展态势。但因营养袋作为羊肚菌主要营养供应物,也存在粮食资源(小麦)消耗与成本投入双高的问题。据测算,每亩营养袋生产需消耗小麦360至400公斤,粮食成本高达40%至50%。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资环团队积极推进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依托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非粮生物基羊肚菌营养袋创制技术研究CX(23)3099”,围绕非粮生物基羊肚菌营养袋创制技术开展攻关,解决羊肚菌栽培过程中过度依赖粮食资源的问题。

观摩会上,来自苏州各县级市(区)农技推广中心、蔬菜(果蔬)站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以及蔬菜重点乡镇农服中心(农村工作局)的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实地观摩了艾莫家庭农场非粮基羊肚菌营养袋的应用效果。市农科院资环团队向大家展示了自主研发的非小麦原料羊肚菌营养袋,由其供应营养的羊肚菌目前已完全成熟并进入采收期,预计当季每亩可采收羊肚菌300kg左右。

现场培训环节,专家们围绕羊肚菌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内容涵盖菌种选择、栽培基质配制、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非粮生物基主要源自于农业生物质,具有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其资源化利用蕴含较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市农科院资环团队项目负责人金梅娟介绍说,将继续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力度,为羊肚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呼吁广大种植户积极参与羊肚菌的栽培实践,为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共同推动地区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