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苏州三农

创新社会基层治理——通安镇: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来源: 引力播 发布时间: 2023-11-15 09:49:11 访问量:字体

走进苏州高新区通安镇的社区,这里的居民生活幸福和谐,自治机制完善。

“一方面,我们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优势,推动政协工作嵌入社区治理,贡献智慧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在部分社区浓缩基础治理亮点,分别推出‘驿租联盟’和三分钟消防安全圈创新治理方法,赢得了居民一致的口碑。”通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站在田埂边,面对着迎风翻滚的稻浪,通安镇农村工作局局长蒋佳伟的脸上绽放笑容。“我们规划建设的5620亩高标准农田迎来丰收,预计11月下旬将完成水稻收割。”

近年来,通安镇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基层治理特色,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绘就出一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民生福祉建睿智之言

集聚协商议事室、读书角,各类法律咨询、便民服务工作室于一体,配套以科学完善的特色工作方法和服务,社区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就在这里被一一击破。

通安镇利用社区公共空间,为百姓用好话语权、汇聚推动力、画大同心圆提供了有力抓手,推动了社区基层治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从去年开始,通安镇着力推行“12345”工作法,重点打造“通”心协力政协工作品牌,聚焦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突出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建设民主政协、连心政协、智慧政协、书香政协,实现思想根基更牢固、联系基层更紧密、工作机制更创新、协商议事更有效、服务中心更有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此外,通安镇还畅通委员与群众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履职机制,以区镇两级政协共建的政协委员工作总站为中心,在全镇已建有9个特色政协委员工作室,逐渐形成了“1+N”的联系服务体系。以委员工作室作为政协委员在基层履职的发力点,切实发挥载体作用,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打实的服务。

为基层治理谋有效对策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但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十分关键。通安镇达善社区和华通三区面对租户较多,管理有难度等现实问题,分别实施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为了破解出租房的消防安全问题,达善社区启动了“乐享安居幸福驿站”基层民主创新治理项目。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达善社区出租房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形成了以“善治理论”为指导思想,“五四工作法”为运作机制,“益联盟、益家亲、益自治、益学堂”为服务体系,参与主体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参与内容广泛的“参与式”出租房管理新模式。

据介绍,以“房东”为核心,社区、警务室、物业等共同成立的管理自治联盟成立后,出台了《达善花园出租房标准化管理手册》。房屋出租前,由警务室、物业、社区三方审核,检查相关消防设施,确定符合安全标准才能出租。

走进华通三区,“盾盾”与“火火”两个卡通设计人偶十分引人注目。华通三区社区副书记费黎芹介绍:“我们借助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七位一体,五网九格’消防安全群防群治网格管理机制,建立了‘三分钟安全消防圈’,充分加固民生‘安全网’。”

据悉,该模式融合了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警务室、物业、志愿团队、社会组织、热心居民,依托社区9个网格,全面实施多级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内,能够快速发挥各类主体火情警报、信息联络、消防救援、督管保障、增能培力的作用,切实夯实社区消防安全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幸福家园。

为乡村振兴夯实“耕”基

“看,我们的农田之间的道路建设标准都进行了提升,基本为四米宽和六米宽,方便了完全机械化作业。”通安镇农村工作局局长蒋佳伟介绍,“如今,种田这项传统工作已然搭上了科技的快车。”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通安镇通过整合农田集中连片,采用保留耕作层、深翻整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与养分状况,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智慧化、可视化生产管理方式,全力打造智慧农业高新样板;

结合太湖治理要求,利用现有的坑塘或河浜进行疏浚和改造及生态尾水处理,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环境友好的现代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近年来,通安镇重点围绕农田标准化、环境整洁化、生产绿色化、管控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充分利用既有田园、水、林等自然载体,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出集“粮食生产、智慧农业、文化科普、田园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样板区。

接下来,通安镇将深入推进打造数字化现代农业系统,实现“耕、种、管、收”标准化统一化。提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效能,运用精细化营销塑造农产品品牌;实施高标准农田文化氛围布置,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讲好树山杨梅地理标志品牌故事,深化“树山三宝”品牌内涵,做大“通安良仓”品牌影响力。

同时建强组织服务“红色根系”,打响“美美家园”社区治理品牌,通过三大工程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网格化联动机制,探索构建“精网微格”基层治理,升级“家在通安”“智慧树山”数字平台建设;依托富民培训基地,共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资源,持续引育建强基层人才队伍。